2008年,一台湾老板跟我说他准备做B2C电子商务,然后让我看一份关于团队组织架构的PPT。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到这样的结论,组织构架三部分:客服、采购、企划。他问我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,我说:怎么分都可以,只要你能找到负责这个团队的leader。其实我不是我不想多提意见,而是这种组织在他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了,因为他并不了解更详细的电子商务。 2009年去一加生产型公司面试运营总监。老总说我怎么如此年轻,但依旧跟我聊了许多关于运营问题,最后扯到了市场,最后他突然冒出一个问题:在进行淘宝推广的时候,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关键词优化。这对我来说,本来是个很简单不过的问题,但针对我面试的这个职位,对方如此问我,着实令我反感了。本人向来比较委婉,但却直接回答他:这是SEO或直通车专员要考虑的问题,我负责的是BSC电商运营。说实话,作为运营总监懂SEO是挺重要的,甚至大多电商运营总监不仅懂SEO,还懂技术跟美工。本人在电商行业已经摸爬滚打将近5年,对于这样的问题,是在有点无语。姑且认为自己过于年轻,对方觉得无法胜任所谓的运营总监。 经常看到一些公司招聘,对总监的要求是能力无所不能,对经理的要求是要类似金刚钻,对企划的要求是要互联网技术全能。不知道是人事不懂,还是这是他们所谓的标准,但我怎么看都基本没有终点。21世界什么最贵?人才啊?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才,首先应该抓住核心职能,所以岗位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。 直到后来,我加入了抠抠网,虽然不是什么高管,但工作也颇为充实。发现自己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充电,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,渠道变化万千,市场一日百变。正所谓学无止境,活到老学到里,电商世界算的上是一篇大学问。有人说:玩第三方是九死一生,玩自有平台则是百死一生,电商本来就是趟浑水,趟得过去自然成功,趟不过去,就只能淹死在水里了。不过,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。